[摘要] 近年来,一些城市相继面临资源约束趋紧、环境污染严重、生态系统退化等挑战。新形势下,如何破解这一城市发展痼疾,实现绿色发展?江苏省宿迁市念好“治转绿”的“三字经”,作出了有益探索。近日,《经济日报》记者随全国人大环资委“中华环保世纪行”采访团来到这里,探访其生态文明建设之道。
近年来,一些城市相继面临资源约束趋紧、环境污染严重、生态系统退化等挑战。新形势下,如何破解这一城市发展痼疾,实现绿色发展?江苏省宿迁市念好“治转绿”的“三字经”,作出了有益探索。近日,《经济日报》记者随人大环资委“中华环保世纪行”采访团来到这里,探访其生态文明建设之道。
重典“治”污
宿迁市地处淮河、沂沭泗流域中下游,南临洪泽湖,北接骆马湖,承接上游21万平方公里的来水,素有“洪水走廊”之称。其中,骆马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水库和输水干线之一,三分之二的面积在宿迁。
然而,自上世纪90年代骆马湖发现黄砂资源以来,非法采砂日益猖獗。宿迁市水利局副局长胡元明向记者介绍,多时有上千条采砂船密布在湖面上,年采砂量1亿吨左右,直接涉砂经营人员约2万人,无序的私挖滥采,直接威胁骆马湖防洪、生态和供水安全。
“骆马湖本是浅水湖泊,往年平均水深也就2至3米,但采砂需要用抽砂机把管道插进湖底80米深,湖底多年沉积的磷、氮等元素重新泛起,水质受到严重污染。”胡元明说,如今,骆马湖采砂区的平均水深已高达30米,10余个小岛被吞噬,严重的超量开采对河床和湖底结构破坏极大,浅水型生物几乎灭绝。
如何还骆马湖一泓清水?2013年起,宿迁市着手消化原有采砂许可证,到期一个注销一个,并不再颁发新许可证。与此同时,抽调水利局、公安局、交通运输局等27家单位精干力量成立禁采执法队,24巡查执法,驱离清理采砂船,先后摧毁非法采砂船只机具500余台套。此外,严格限制运砂船舶进入湖区,对非法船只、车辆进行查处。
“面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,必须采取强硬的管控措施,全面禁、彻底禁、长期禁。”宿迁市市长王天琦说。
呵护骆马湖,只是宿迁重典治污的一个缩影。针对城市雨污混流等排水基础设施问题,持续推动重点区域控源截污等工作实施;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,着力打造城市水体净化的“过滤器”;大力开展机动车“冒黑烟”专项整治行动,坚决淘汰老旧车辆……多管齐下,宿迁市生态环境逐渐好转。
以空气质量为例,2015年宿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7%,较2013年提高5.6个百分点,PM2.5浓度均值较2013年下降17.67%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